东湖实验学校响起第一声上课铃 实事办成!这里的孩子可以家门口上初中了……

©原创   2021-09-01 20:50   薛灵毓

“开学典礼,现在开始!”9月1日上午8时,东湖实验学校正式开学,校园第一次响起上课铃声。

这所学校位于2万居民聚居的东湖景园小区内,它的出现,让东湖风景区内从此有了公立初中。

9月1日,东湖实验学校正式开学,同学们开心走进校园。 肖开顺 摄

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办理入学登记。记者薛灵毓 摄



解决居民需求,昔日大排档里响起琅琅书声

随着这一带居民越来越多,人们对家门口上初中的需求越来越大。从2018年起,彭祖鑫等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,表达了在家门口建一所初中的希望,引起东湖风景区的高度重视,建校就此提上工作日程。彭祖鑫告诉记者:“我是个教龄35年的老教师,2018年我们社区有6000多户居民,现在是8000多户。孩子们上学怎么更方便些,是我们这些新老住户共同关心的话题。”

东湖景园作为还建小区,原先有一块预留的教育用地,多次尝试后,区教育局和村委会签订无偿移交协议,决定先做学校,后解决土地问题。

学校开工建设后,因为疫情有一段时间停止了步伐,再之后,就是快马加鞭、加班加点!终于,全新的校园准时交付。昔日的驾校和大排档,被一座五层楼高的校园取代。

三年多来,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,东湖风景区把建校一事当成区里重要实事进行解决,最终“超额办成”:这所学校不仅有初中,也有小学,是目前辖区里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。

9月1日,350余名学生正式报名入学。看着家门口的校园从平底逐步建成形,站在校门口听着孩子们欢笑声的彭祖鑫老人十分感慨:“不容易!这真是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、大实事!”


随家从汉阳搬来的孩子,再也不用每天赶地铁去汉阳上学

从汉阳区十里铺小学毕业的小朋友侯酉森,接到东湖实验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后,别提有多开心了。

他父亲侯细水介绍,他们一家去年从汉阳搬到东湖景园,儿子整个小学六年级,每天都是坐16站地铁,去汉阳上学。“现在呢,只用过个马路,太方便了!”

8月26日,父亲侯细水带着儿子侯酉森来到校门口,完成扫码、测体温、登记确认信息后,在老师的引导下办完入学登记。

侯酉森背着书包开心的走在上学的路上。 记者薛灵毓 摄

像侯酉森这样跨区读书的家庭并不是个例。区教育局调研摸底后,积极与其他区教育局联系协调,终在开学前,为愿意转回东湖实验学校读初中的8名孩子,逐一办好入学手续。

据了解,为解决辖区内学校资源不足、学生上学远的困境,东湖实验学校配备的总规模为36个班,其中小学12个班,初中24个班,既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小学就读,也能解决辖区内小学毕业生的去向问题。东湖风景区教育局工作人员韩慧说,地上建学校的同时,地下也同步建设了两层停车场,400多个车位可显著缓解东湖景园停车难的问题。


软硬件齐全,教室和部室充满智慧

9月1日上午9时,东湖实验学校开学典礼正式开始,学生们端坐在升旗台前,神采奕奕,期待着一段新的学习旅程。

记者看到,每间教室都安装了智慧黑板,老师可随时调用多媒体素材资源授课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,学校还设置了科学探究室、智慧书法室、智慧图书馆等,可帮助老师更精准地指导学生。

智慧书法教室里,具有人工智能技术、笔尖跟踪功能的电子显示屏。 记者薛灵毓 摄

该校共招聘了32位教师,教师队伍中骨干教师占比50%,皆是市区学科带头人、优秀教师、首席教师。区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陆琼说:“这是一支有冲劲的队伍。”

为更好保障防疫安全,区教育局党总支副书记、学校负责人孙继安前期特意嘱咐,在新学校每一层楼的洗手间、开水房都比原计划新增了3至6个,在一楼操场旁和食堂也新增了30个洗手位。“校区的防疫物资都是以10天的使用量进行批量采购,确保学生、老师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安全,开学后,我们校园的疫情防控也将会更严更紧更细。”孙继安说道。

长江日报讯(记者薛灵毓 通讯员彭冲 陈岩)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