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湖什么时候最美?
一年四季都很美!
月月有花开,季季景不同。
今天我们请来4位摄影人,
看看他们镜头中的东湖有多美!
春如绿宝石,熠熠生辉
于琳推荐——东湖听涛景区
“春天的东湖最富有诗意,除了轮番登场的梅花、樱花、牡丹花、杜鹃花、玫瑰花,还有杨柳在湖边摇曳。”于琳说,她喜欢将植物和东湖听涛景区绿瓦飞檐的古建筑相融合,哪怕只露一个角,风光照就更显灵气。
1985年,于琳从山西来武汉大学上学,武汉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“大江大湖”,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她爱上了武汉,留了下来,一晃已经35年。现在她在国企工作,家也临近东湖。受爱人影响,2016年她开始学习摄影,同爱人一起研究创作,“我们常常一大早去东湖拍晨曦,一下班直奔东湖拍夕阳。”
“听涛景区的美,在夜幕降临之后。”于琳说,她曾在听涛景区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行吟阁,树木葱茏,行吟阁宛如一颗绿宝石,熠熠生辉。
近两年,于琳开始尝试无人机拍摄,在空中俯瞰听涛景区,湖水碧蓝,树木青翠,天空视角下的东湖开启了全新视野。
夏跳东湖,青春飞扬
何威推荐——东湖凌波门
夏天,让武汉人欲罢不能的除了小龙虾,还有“跳东湖”。
“跳东湖”2010年诞生,源于武汉一支BMX车队的心血来潮,骑着小轮车从东湖凌波门扎入水中,一把点燃了这座城市年轻人的野性。
武汉土著何威是极限运动的爱好者,他曾经从武汉骑行至西藏,也曾深入无人区、戈壁滩。对于这个喜爱小轮车、滑板的90后来说,在武汉怎能不跳一次东湖。
2018年7月,何威来到东湖凌波门。深入湖心的亲水栈道上,潮男潮女汇聚在此,骑着小轮车,踩着滑板,他们用一千种姿势扎入湖水,也使得凌波门的张狂肆意,烙印在每个武汉人的心中。
何威说,看着专业级选手戴着头盔,骑上小轮车,从栈道上疾行,摆出高难度动作潇洒入湖,像飞鸟一样俯瞰浪花,是一种享受。
“跳东湖”是武汉人表达对生活热爱的一种方式,何威一直秉承着“为热爱而活”的理念,酷爱摄影的他,将兴趣发展成了职业,“跳东湖”场景多次出现在他的摄影作品中,满满的青春感溢出画面,看起来就爽。
秋天被红杉林圈粉
Frozen推荐——东湖绿道听涛道-九女墩—湖心岛
秋天,东湖层林尽染,沿湖的水杉由绿变红。每年这个时节,Frozen就会背上设备来到东湖绿道,从听涛道骑行至九女墩、湖心岛进行拍摄,“我最喜欢东湖绿道这一段,视野开阔,湖光潋滟,层次丰富,特别是秋天的这片红杉,特别出片。”
圈内人对Frozen拍摄的光影大片赞不绝口。2006年,Frozen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,从此他便将摄影刻到了生活中。繁忙的工作之余,他用心记录着自己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、所想。“东湖是我上班的必经之路,上班路上我都会背着相机拍几张。”Frozen说。
在他的大脑里有一个生物钟,每个季节都有他自己的规定动作。“季节不同,日出日落时间都不同,有时还会遇到天气预报不准或者云层太多的情况,也没法拍到满意的作品。”
14年的拍摄经验,让Frozen对每个季节的日出日落时间了然于心。摄影的不确定性,也让他的创作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惊喜。“出门拍摄之前还是多关注天气,好的照片都是老天爷给的。”Frozen笑着说。
Frozen拍摄了东湖一年四季的风景变幻,他的作品多次被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、中国青年报、环球时报等官方大V转载,圈粉无数。Frozen说,他把摄影当作一种放松方式,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认可,很满足。
冬天海天一色,像大海
嘉芮Ruisikii推荐——全景广场-磨山挹翠-鹅咏阳春
“你见过‘海天一色'的东湖吗?”嘉芮Ruisikii说,冬天的东湖被皑皑白雪覆盖,天空和湖面没有明显界限,一幅“海天一色”的美景。
嘉芮Ruisikii是长居武汉的摄影师,她因东湖而留在了武汉,已经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,在圈内小有名气,一有时间就会去东湖打卡。
2018年1月武汉下雪了,嘉芮Ruisikii等雪下了一天后,用塑料袋包起相机就冲向了东湖。深谙东湖地形的她来到磨山景区旁的全景广场,“东湖东路磨山码头到磨山挹翠这一段路特别适合拍雪景,这时东湖就像一个承载雪的容器,对面的水杉,附近的亭台楼阁都被雪覆盖,这是取景的绝佳时期,处处皆是景。”
嘉芮Ruisikii有很多到东湖拍摄雪景的经验,要等到雪量足够大的时候,最好是已经下了一天一夜,第二天清晨出发;穿颜色鲜亮的衣服,打一把红色的伞,在照片中注入跳脱的元素,让它更有吸引力;提高照片的曝光度,拍出“海天一色”的感觉。
“武汉在我心里有一片小小的海,它叫东湖。”嘉芮Ruisikii说。
“东湖新视角”2020第九届武汉东湖(国际)摄影大赛已经开始了,十大参赛主题15万奖金等你来瓜分。
(策划 / 傅雪婴 采写 / 范雅琴 李文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海报 / 李靖 王熠卓 徐泽旭)